這是2015「Idea Taipei 創意工作營」結束後寫的,
不知當時為何沒發佈?
轉眼,
我又即將擔任2019「Idea Taipei 創意工作營」帶領講師,
正好提供回顧和調整。
=================
「創意工作營」和我有啥關連?
個人好像並沒有特別以「創意」見長,
卻受台北市文化基金會「Idea Taipei 創意工作營」之邀,
擔任六位之一的帶領講師!
答應了,也就開始戰戰兢兢準備,
總希望能有些什麼貢獻,
為這一刻站在十字路口的眷村想方設法。
「城市裡的文化聚落能不能更有創意的活化?
以台北市的眷村為例。」
這次主要討論兩處眷村:
雖有人居但搬遷在即的「北投中心新村」、
人去樓空、雜草叢生的「公館嘉禾新村」。
雖然我這組只負責討論中心新村,
但兩個眷村與我都算不陌生的舊識了!
設定的題目其實挺複雜糾結的,
短短三天要匯聚涉及歷史、文化、都市規劃、景觀設計、自然資源、社區營造、族群議題、眷村人生命經驗、民間文史團體與公部門的意見折衝等面向,
還要提出不落俗套、頗具新意、具體永續的可行構想,
幾乎是湯姆克魯斯出手也未必能解決的不可能任務。
經過第一天王偉忠的創意講座、中心新村現場探訪,
以及第二天額外加映的三重一村導覽、
「台灣體驗地圖」林育正從旅行觀點看眷村發展與可能性,
第二天下午立即進入初步成果發表的備戰狀態,
實在有點措手不及。
不過人總是有潛力的,就像總帶領講師、社造前輩陳育貞老師說:大家都靠腎上腺激素發揮了潛能。
時間到了就要交出東西,
像極了雜誌或出版品截稿,
沒有靈感是無法成為拖稿藉口的。
幸好本組學員各個有絕技,
我提供了些建議,
大家共同理出了頭緒,
定調「療癒」為核心價值,
於是分工各自努力。
第三天的時間似乎消失地更快,
學員努力做出清明上河圖中心新村版,
用照片和圖畫具體呈現大家的想法。
感謝眷村專家好友俊仁推薦,
讓我有了不同的學習歷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