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-07-24

關於《一個村的三。重。思念》


受邀上王文華news 98「愛你22小時」廣播節目,
談一談《一個村的三。重。思念》這本書。
我則力邀了舊識---金鐘獎最佳女主角王琄,
一起上節目分享眷村生活點點滴滴。

播出時間7/26(四)晚上10點,FM98.1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 眷村系列首部曲    新書出版:

《一個村的三。重。思念》
   空軍三重一村保存歷程照相簿
    文字.攝影\李俊賢
  
【出版緣起】

眷村改建條例聲聲催,
全國八百多個軍眷村最後會留下幾個?

三重一村結合民間力量,
用七年的光陰,
從待拆眷村的宿命,
磨出一個變身文化園區的契機。

因為人的「流動」本質,
「眷村文化」不會是遺世獨立的點。
經由離散、重疊、互動、再生,
眷村與在地的連結,
將有更多元、開放的可能性。

這是對未來眷村文化園區的期許,
也期待這本書成為「無聲卻有聲的紙本紀錄片」。

(新北市文化局補助出版)
定        價:350元

一、直接訂書:
      fotofeli@gmail.com
      特價 300元
      一本:外加掛號運費50元
      兩、三本:免運費

     1、請匯款至
           郵局(700)
           0281431-0757293
           戶名:李俊賢

      2、匯款後,請拍攝匯款收據(jpg格式),
            寄至 fotofeli@gmail.com
            並告知寄書地址。

      3、書寄出後,我會回信提醒您注意收件。

二、展售地點:
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台大附近「南天書局」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83巷14弄14號1樓   886-2-2362-0190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持續增加中













2012-05-09

口述歷史工作坊

口述歷史工作坊

2012/5/26(六)-27(日)

如何把「口傳的往事」轉化成「圖文並茂的故事」?
我們一起讓感人的故事永流傳!


活動詳情:
三重在地誌工部落格
http://blog.yam.com/object/article/49559687











2012-05-01

交換時空:台北vs.博多

我在博多仰之彌高的櫛田神社,
而地球另一端,
日本觀光客拖著行李箱在台北行天宮。
未必是彼此的信徒,
但好奇心沿著「尊重」的界線盡情探索。





2012-03-14

【眷光寸陰系列】2 門牌與墓碑

【眷光寸陰系列】2  門牌與墓碑


    桃園楊梅   成功新村   2003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攝影-李俊賢
    
    人有身分證,門牌則如房屋之身分證。
    人,死亡,註銷ID;房屋,拆除,何處是門牌的最終命運?  
    附近三龍與金門新村的門牌,
    將夷平一半的成功新村,斜倚成一丘亂葬崗。
    夕陽和電線桿的十字身影,
    贈予這墟,恰如其分的隱喻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2012-02-27

孤島在汪洋

說一段我與版畫家鄭政煌先生的偶遇。
應是2001年左右,台北視覺藝術中心TIVAC展出鄭兄版畫,
其中設計了與訪客共同創作部分:
一半留白的小張相同版畫 百來張,
訪客取一張寫下感想、心情或其他,
待展覽結束,將這張共同 創作寄給訪客。

我寫下:
《汪洋中的孤島,燃起待援的火焰,
我想馳援,我也待援。先後如何排定?
願解答的冰山浮出海面,
儘管仍有7/8的寒慄未見!》。

現場寫完後,我也忘了此事,
不知過了多久,這版畫真的寄來了!珍藏至今!


2012-02-22

【眷光寸陰系列】1 四維新村---回首來時路

【眷光寸陰系列】1   四維新村---回首來時路
   
    楊梅埔心 四維新村 2004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攝影-李俊賢

民國43年7月興建。233戶。金防部司令胡璉籌資。
現已標售,消失無蹤。
目前為埔心地區熱鬧的餐廳商店街,
「四維路」街名是唯一可緬懷的線索。
附近的四維國小(我的母校),以此村名命名。
我有不少同學朋友是四維眷戶。


拍攝當時,部分眷舍拆除,拓寬為「示範道路」。
幾乎已無人居住,偶有人車經過。
我守株待兔了些許時間,等待適當的元素入鏡。
終於等到一老翁,拄著杖踽踽而行,到達畫面右下方時,他還向其右側房舍行注目禮。
彷彿一切依照我的念力構圖佈局。


左上方青鬱高茂的大樹群,為隔鄰陸軍營區的植樹,
如今四維兒童公園及新建透天厝住宅取而代之。


2006年三重一村申請文化資產審查時,中原大學薛琴老師是委員之一,
我遞了這張以四維新村為底圖的名片,讓薛老師憶起往事。
他在服預官役時,曾協助四維新村興建房舍,往事飄飄然浮現。
這真是有趣的機緣。

你曾經與四維新村相遇嗎?

2012-02-03

【眷村情報交流站】


【眷村情報交流站】

1,你希望留下自己眷村的感人故事、兒時場景嗎?
2,你的村子要被拆了,不捨心情無處訴嗎?
3,你正巧經過某處眷村場景,覺得應該要留下記錄嗎?
4,你家老相簿裡,有珍貴的眷村影像和往事嗎?
5,你已搬進改建新城,希望找回眷村人情味嗎?
6,你覺得眷村文化可以如何發揚光大?

請告訴我,我們一起來努力!

部落格留言
or
寄信至fotofeli@gmail.com

2012-02-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