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-11-23

【文學現場2】巴黎雙叟咖啡


攝影◎李俊賢


    從巴黎左岸到東京涉谷,雙叟咖啡一直充滿著濃厚的藝術氣息與文學質感。

 成功的咖啡廣告,在台灣人心中完美塑造了塞納河南岸的文學氛圍。文學味十足的廣告詞和動人心弦的配樂,足以令我的全體雞皮疙瘩肅然起敬。這樣說可能有點本末倒置。或許應該說,塞納河畔濃郁的文藝風,提供了咖啡品牌一炮而紅的的養分。

 其實大部分的成功並不只是平地一聲雷,巴黎左岸早已累積堆疊了幾個世紀的灌注。就在聖傑曼德佩(St-Germain-des-Pres)教堂對面的「雙叟咖啡」(Les Deux Magots,原義為兩尊樣貌古怪的陶瓷人像),肯定是談文學、說藝術不容忽略的人文重鎮。數年前,法國友人Claude約我在此見面,當時並不清楚它深厚的歷史背景,但直覺告訴我那裡一定有什麼。光線昏暗的環境裡,喧鬧不在座位之間;我輕聲慢步走向高高在上的雙叟,遮遮掩掩舉起相機,深怕驚擾到陶瓷人像下的客人,即使光線不夠亮也不好意思擊發閃燈。只拍了兩張後,我又躡手躡腳退回自己的座位。附近的客人大概見怪不怪,只輕輕挑了一下眉、眨眨雙眼,假裝我是個隱形人。

 名為「雙叟咖啡」的商店在一八一二年開張時,賣的是時尚流行的新鮮貨。最初店址位於不悉路(Rue de Buci),直到一八七三年為了擴大營業搬到現址,一八八五年改為釀售甜酒的咖啡館;之後此處更成為詩人魏崙、韓波、作家馬拉美等文學家、藝術家經常碰面的地方。俗話說:物以類聚,雙叟逐漸形成一個藝文勢力圈,常來光顧的大師名單還有紀德、畢卡索、海明威、沙特、西蒙.波娃等,每一個名字都如雷貫耳。

 基於對文學的使命感,雙叟咖啡在一九三三年設立「雙叟文學獎」(Le Prix des Deux Magots),幾十年來除了四年從缺之外,已有六十多位作家頭戴桂冠。去年戈茲(Adrien Goetz)則以《那不勒斯的嗜睡女人》(La Dormeuse de Naples)得到第七十一屆文學獎榮耀。如果需要證明自己確實來此一遊,你也可以花點錢買些咖啡豆、或是印有雙叟圖案的咖啡杯、餐盤等紀念品,將感覺延續回家,典藏文學質感。

 距離台灣近一點的日本東京,一九八九年在涉谷文化村(Bunkamura),也開了一家雙叟咖啡館,不但延請法國設計師裝潢,一九九一年開始也設立「文化村文學獎」(Un Prix Litteraire Bunkamura)文學獎,以延續巴黎本店鼓勵文學、人文的傳統精神。#


(原文刊登於2005.4.28 自由時報副刊 文學現場專欄)